物聯網系統感知層涉及的三大主要技術
無線射頻識別(RFID)
近距離無線通信(NFC)
ZigBee和無線傳感器網絡(WSN)
1、無線射頻識別(RFID)
RFID的特點是信息儲存容量呈幾何倍數增長,而且訪問時間短、識別讀取速度快,并支持全方位識別讀取。RFID可以多次讀寫,儲存量更高,讀取器可同時非接觸式地識別多個標簽,可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條件,抗污和耐心性高,因此其在物聯網管理、證件安全識別、票種驗證等應用上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由于RFID需要特制芯片,因此成本較高,估計芯片可占RFID讀取器整體成本的30%~65%(詳細可閱讀詳解物聯網感知層中的RFID技術)。
2、近距離無線通信(NFC)
NFC是以RFID標準為基礎衍生出來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其通信距離不超過20cm,它主要用在被動非接觸式感應卡片領域,以非接觸式付款、ID識別門禁卡、信用卡、電子錢包、金融卡等應用為主。NFC標準也可應用于主動操作模式,可讀取被動式智能電子卷標的信息。例如,從交互式RFID廣告海報中讀取及存儲網址和電子促銷優惠券、讀取路邊停車位的NFC卷標信息、下載NFC Tag指向的音樂服務或商品信息,以及通過NFC手機選擇購買指定商品。主動模式裝置作為初始端,即NFC系統定義的讀取端,利用本身的電能傳送載波,讓目標端吸收載波電能工作,被動地響應初始端的通信連接。此外,主動模式也可通過讀取外部NFC兼容的RFID Tag來觸發各種手機應用服務。
3、ZigBee和無線傳感器網絡(WSN)
WSN已成為目前物聯網架構重要內容之一,其中ZigBee相關技術發展正漸趨成熟。WSN主要由傳感器節點、無線網關、計算機以及數據處理中心構成,通過具有通信能力且分布于周圍環境的各種微小傳感器感測到目標物的物理或化學變化,然后利用任意網絡將信息傳給另一傳感器,再通過這個傳感器傳輸到無線網關上,進而將數據傳給附近的計算機,最后傳輸到互聯網上,讓用戶可遠程監控目標物的變化信息,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WSN感測硬件平臺是負責傳感器之間溝通的傳輸介質,目前以ZigBee為主要骨干,并輔以RFID以擴展應用范圍。按照IEEE 802.154的定義, ZigBeel的工作頻段可分為一般的2.4GHz、歐洲的868 MHz以及美國的915 MHz,傳輸距離不超過75m,傳輸速率為20~250 kbps。ZigBee芯片在傳輸時消耗電流可控制在27 mA以下,待機時可降到0.3μA以下,低耗電待機模式下使用2節3號電池可工作6個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