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的全球性、交互性、時效性等特性讓人們越來越依賴于網絡來安排生活。“E社會”即在網絡中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社會,在“E社會”中,能夠實現人與人隨時隨地的通信與聯系,如下圖。
“E社會”
大部分發達國家已完成由傳統社會向“E社會”的轉型,這些國家的電話普及率、互聯網用戶普及率以及計算機普及率均已超過50%。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在向“E社會”過渡,少數發展中國家也完成了這個過渡。
那么什么是“U社會”呢?
近年來,射頻識別技術和無線傳感網絡在各個國家得到了飛快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為了能識別、觀察、跟蹤任何東西,需要在全社會建設和部署識別網絡,而射頻識別技術和無線傳感網絡則成為“U社會”里一種新的社會基礎設施。“U社會”,即“泛在社會”,如下圖。
與“E社會”相比,在“U社會”中,只是多了一個把社會中所有的物體變為通信對象的東西。
“U社會”的技術支撐信息技術的當前和未來的發展,將支撐社會“泛在”化。發達國家目前正在規劃和有步驟地建設這種社會基礎設施,以避免國家、地區、部門和單位間的重復通信。
如果把“E社會”叫作信息社會的初級階段,那么“U社會”可叫作信息社會的高級階段。
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大約用25年的時間可以建成初級的信息社會,預計再用25年的時間,便可建成高級的信息社會。
物聯網是當今時代的新興技術,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已被廣泛運用。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就是傳感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結合,只要在物體里嵌入一個微型感應器,所有物品便都可以“成活”。運用了物聯網開發技術后,便可將我們的社會帶入“U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