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凱文·阿什頓(Kevin Ashton)教授就首次提出物聯網的概念。
1995年,比爾·蓋茨在他的著作《未來之路》中也曾提出物聯網,隨后相繼有人提出物聯網的概念。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自動識別中心”提出“萬物皆可通過網絡互聯”的觀點。
2003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傳感網絡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
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也引用了“物聯網”的概念。
雖然物聯網的概念早已被多次提及,但一直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直到2008年以后,為了促進科技發展并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各國政府才開始將目光放在物聯網上,并將物聯網作為下一代的技術規劃。
仿佛一夜之間,物聯網便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名詞。2009年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描繪了物聯網開發技術的應用前景,提出歐盟政府要加強對物聯網的管理,促進物聯網的發展。
隨后,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在“圓桌會議”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2009年2月24日,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錢大群在IBM論壇上發布了名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國內對物聯網的發展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感知中國”的概念,把我國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開發推向了高潮。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國”研究中心的城市是無錫。中國科學院、相關運營商以及多所大學相繼在無錫建立了物聯網研究機構。
隨著技術和應用發展,物聯網的定義和范圍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覆蓋范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最初提出的只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物聯網。如今的物聯網是多種技術在生活各方面的綜合運用。
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朝夕可成的,物聯網自然也不例外。雖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人提及“物聯網”的概念,但物聯網也是經過漫長的發展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而且現在生活各方面對于物聯網的運用,使物聯網的概念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各國都將大力發展物聯網。